一、 文頭部分
??
學術論文的文頭部分一般應包括題名、作者署名、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等要素,其基本格式和規范要求如下。
?
1. 題名
?
標題也稱為“題名”、“題目”、“文題”或“篇名”等,是論文重要內容的邏輯組合。
?
學術論文題名的擬寫應做到簡明、具體、確切、得體,能概括論文論述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工具的有關原則。此外,題名中應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外文字符、代號等。
?
2. 作者署名及作者單位
?
關于學術論文作者署名及作者單位的標注,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
(1)學術論文均應有作者署名,署名置于題名下方居中位置。
?
(2)學術論文的署名可以是1個作者獨立署名,也可以2個或多個作者聯合署名,還可以集體署名(如署某課題組的名等);可以署作者真實姓名,也可以署作者筆名,但通常都是署作者真實姓名,特殊情況除外;集體署名的文章,其執筆人或整理人,也可標注于篇首頁地腳位置以橫線與正文隔開。
?
(3)學術譯文的署名應是著者在前、譯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號標明國籍;各種補白性學術文摘等,亦可將作者姓名加圓括號標注于正文末尾。
?
(4)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應用空格或逗號隔開;不同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順序標注(上標)不同的阿拉伯數字署名序號,并在其單位名稱之前加注與署名序號相一致的序號;兩個以上作者單位之間連排時應以分號隔開。
?
(5)對署名作者應標注其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區、城市或縣名(省會以上城市可省去省份),注明郵編,并加圓括號將其置于作者署名下方居中位置。作者的署名權受《著作權法》保護,具體如何署名依作者的意愿而定,任何人無權干涉,但同時又要受法律約束,不能隨意侵害他人或集體的署名權。
?
3. 摘要
?
摘要是作者對論文主要內容或主要觀點的簡要表述,要求簡練、準確、概括性強,能客觀、具體地反映全文的重要而有新意的主要觀點,并給予客觀、具體的陳述;應避免帶主觀性和情緒化的評論口吻和脫離具體內容的解釋說明。也就是說,摘要是一篇具有獨立性、自含性的完整短文,是論文主要觀點的直接表述,一般不應有作者的主觀評價和解釋說明性文字。因此,擬寫摘要應注意以下三點:
?
(1)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能使讀者不必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直接獲得該文最主要的內容信息。摘要的內容應包含論文的主要觀點,重點是論述對象和結論,即重在導讀,以供讀者通過摘要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
?
(2)不要把論文的“摘要”寫成“內容簡介”的形式,更不要寫成圖書的“提要”。擬寫摘要的要求是用高度概括性的語言把一篇論文所包含的主要信息或中心思想直接表述出來,盡量避免使用簡介和自我評價式的語言。如:“本文根據……,分析了……,研究了……,提出了……”等,寫了一大串,卻反映不出具體的實質性內容。按照有關規定,在學術期刊公開發表的論文,都應編寫摘要。摘要位于作者署名的下方,中文摘要前以“摘要:”或“[摘要]”作為標示,英文摘要前要以“Abstract:”作為標示。
?
4. 關鍵詞
?
關鍵詞,也稱主題詞,是指從論文的題名、摘要和正文中選取的具有實際檢索意義的學科專用名詞或名詞詞組,并在論文中有明確的出處。
?
(1)關鍵詞的標注要求
?
關鍵詞的標注應體現學術論文的主要內容,具有語義性,并應盡量采用《漢語主題詞表》《世界漢語主題詞表》或各專業主題詞表提供的規范詞匯標注。
?
(2)關鍵詞的標注方式
?
一般應選取3—8個關鍵詞,用顯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列在“摘要”的下方,中文關鍵詞前以“關鍵詞:”、“關鍵詞”或“【關鍵詞】”作為標示,各詞之間用分號“;”隔開;若標有英文關鍵詞,中英文關鍵詞應逐一對應,英文關鍵詞前以“Keywords:”作為標示,另起一行排列。
?
(3)標注關鍵詞的目的
?
關鍵詞是對揭示學術論文的中心內容具有實質檢索意義的詞匯,其標注目的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的內容特征,便于信息集成系統匯集同類內容的論文,以供讀者檢索。因此,從論文中提取的關鍵詞應是經過規范化的詞或詞組,在提取、確定關鍵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選取準確、恰當的詞或詞組作關鍵詞,并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將其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
5. 中圖分類號
?
中圖分類號是指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對科技文獻進行主題分析,并依照文獻內容的學科屬性和學術特征,為分門別類地組織文獻所規定的文獻分類標記符號。
?
(1)中圖分類號的組成
?
中圖分類號是由漢語拼音大寫字母與阿拉伯數字及一些輔助符號相結合組成的混合制號碼,一般用一個字母標志一個大類,以字母順序反映大類的序列,在字母后用數字及輔助符號表示大類下類目的劃分,由此構成一個完整的文獻分類標記符號。因此,在標注時應盡量標注準確、細分到位。
?
(2)中圖分類號的標注
?
中圖分類號的標注,目前應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2010年9月,第5版)所規定的學科分類代號進行標注,涉及多學科的論文,可以標注幾個分類號,兩個分類號之間用分號“;”隔開。中圖分類號一般應標注于“關鍵詞”下方左側,以“中圖分類號:”、“中圖分類號”或“【中圖分類號】”標示。
?
示例:
?
①中圖分類號:G270[2](表示該文為檔案學、檔案管理學方面的論文);
?
②【中圖分類號】G273.4;G254.9(表示該文為檔案檢索、文獻檢索、情報檢索方面的論文)。
?
6. 文獻標識碼
?
文獻標識碼是為分類標識學術論文所規定的代碼。按照《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的規定,每篇文章均應標示相應的文獻標識碼。
?
(1)常用的5個文獻標識碼:
?
A——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
B——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
C——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
D——動態性信息;
E——文件、資料。
?
(2)文獻標識碼的標注
?
在學術論文中,文獻標識碼應標注于中圖分類號的后面空兩格的位置,通常以“文獻標識碼:”、“文獻標識碼”或“【文獻標識碼】”標示。
?
示例:
?
①文獻標識碼:A(表示該文是學術論文);
?
②【文獻標識碼】C(表示該文是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
?
7. 文章編號
?
按照有關規定,凡具有文獻標識碼的文章均應標注文章編號,其中A、B、C三類文章必須標注。文章編號由學術期刊的國際標準刊號、出版年、期次號、文章篇首頁頁碼和頁數共5段20位數字組成,其結構為:XXXX-XXXX(YYYY)NN-PPPP-CC。通常以“文章編號:”、“文章編號”或“【文章編號】”標示。
?
示例:文章編號:1004-2733(2014)08-0015-06
?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學術期刊編排標準,各類學術期刊編排很不規范,尤其是檔案專業期刊,大多數沒有標注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等要素。但隨著我國期刊出版質量標準的逐步規范,預計國家有關部門將會盡快出臺相關標準規范。所以,無論是學術論文的作者還是編者,都應該對此有所了解。
?
二、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是一篇學術論文的主體部分,也是整篇論文的核心,它體現了期刊學術論文的質量和學術水平的高低。與學術論文正文相關的規范要求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
?1. 引言?引言,又稱前言,用于學術論文正文的開頭,或以“引言”、“前言”等標示,或作為正文的第一自然段直接表述。引言一般應概括地表達出作者的寫作意圖或簡單交代寫作背景,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能體現論文題名限定的寫作范圍,同時要言簡意賅、緊扣主題。
?
?2. 正文的邏輯層次?正文作為學術論文的主體部分,是一篇論文中最能體現作者學術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部分,其邏輯結構層次一般為:a.提出問題——論點;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d.得出結論——總括全文要表達的主旨。
?
?3. 文內標題?文內標題是指正文中表明各部分邏輯層次的一級、二級、三級等“小標題”。正文各部分的邏輯層次不宜過多,一般應控制在五級以內。文內標題應力求簡潔、明確,自占一行,行首序次語前空兩格,末尾不用標點符號,但問號、感嘆號、省略號除外。
?
?4. 正文各章節序次語的使用規范?序次語是指文章正文中用以標示邏輯層次或邏輯停頓的字、詞、序號、字母、符號等。?(1)論文的正文中,一般可根據文章特點選擇從某一層序次語開始序次,序次語選定之后應順序逐層向下行文,已選擇較低層次的序次語開始序次之后,不宜反過來再使用層次更高的序次語。?(2)同類數字形式的序次語,帶括號的應位于不帶括號的下一層。通常第一層是帶有頓號的漢字數字,如:“一、”;第二層是帶括號的漢字數字,如:“(一)”;第三層是帶下腳點的阿拉伯數字,如:“1.”,注意此處不是用頓號“、”;第四層是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如:“(1)”;再往下可以是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如:“①”,或小寫拉丁字母加下腳點,如:“a.”。?(3)序次語后標點符號的使用,要符合國標《標[3]點符號用法》(GB/T15834-2011)的有關規定,即:以“第”“其”詞頭做序次語,或以“首先”“其次”“最后”等詞作序次語時,其后用逗號;不帶括號的漢字數字或“天干地支”做序次語時,其后用頓號;不帶括號的阿拉伯數字、拉丁字母或羅馬數字做序次語時,其后用下腳點“.”(該符號是借用外文的標點符號);加括號的序次語后不再用任何點號;阿拉伯數字與下腳點結合表示章節關系的序次語末尾不用任何點號,但需用1個漢字的空格。序次語使用示例[4]:一、……(一)……1.……(1)……①/a.……近年來,在一些學術期刊中流行用阿拉伯數字序次。這種序次方式每個層次的序次語與標題之間要用下腳點隔開,最后一層后空一格。如:“3.1.2”,是用于表示正文中第三個大問題下的第一個小問題中第二層標題前的序次語。
?
?5. 語言文字的使用?學術論文中,語言文字的使用一定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規范,即:除古籍整理、引用和歷史文獻研究等特殊需要外,應避免使用舊體字、異體字和繁體字;避免使用不規范簡稱、自造詞語等,字、詞的使用要以《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為準。?
?
6. 標點符號的使用?標點符號的使用要遵守GB/T15834-2011《標點符號用法》[5]的有關規定。如:除前引號、前括號、破折號、省略號外,不能用在行首(原稿中計算機自動生成的除外);正文中夾注及表格內的文字末尾不用句號;著作、文章、文件、期刊、報紙、法規性文件等均加書名號,兩個書名號之間無須用頓號隔開;中、外文標點符號不要混用(中文中不用外文標點符號,外文中不用中文標點符號);外文標點符號應遵循外文的習慣用法,不能在外文中照搬中文的標點符號用法,如英文中沒有書名號,書名用斜體表示。
?
?7. 引文的標注?正文中的引文分為兩種: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直接引用他人的原文,屬于直接引用(直接引語)。凡直接引用的原文,必須在所引用原文的起止處使用引號,并緊接后引號上標引文序號,否則視為抄襲;如引文末的標點符號在引用范圍,應位于后引號內,否則應位于引文序號后;同一參考文獻的多次引用,其引文序號也應與其它引文序號一并按順序編流水序號,而不是重復編為一個引文序號。
?(1)正文中直接引語引文序號標注示例:?有人認為:“‘老字號’不僅是一種商貿景觀,還是一種歷史傳承的文化現象?!盵1]把他人的話或觀點等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表述出來,屬于間接引用(間接引語)。凡間接引用的部分,只需在引文的相應位置上標引文序號即可,引用處不加引號。這里所謂的“引文的相應位置”,可以是作者姓名、著作題名處,也可以是引用的數據、觀點等處。?
(2)正文中間接引用部分引文序號標注示例:?有人說,如果是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把將他人的話或觀點表述出來,就屬于間接引用[2]。這里就不需要用引號,但應注明出處,即在正文引用處標注引文序號,并在文末按序號標注參考文獻。還有一種較為特殊的引文標示方式,即整段引用或整篇引用時,引文不加引號,但需將引文另起一段,首行縮進四格、二行起縮進兩格、換字體編排。這種引文標示方式常見于引用書信、日記、碑文等整段文字。此外,引用詩詞、圖表時,可另起一行、居中標示,不加引號。?
三、文后部分
??1. 文后參考文獻及其著錄規則?
參考文獻是指在撰寫或編輯論文、著作時對信息來源或其中一部分信息源進行精確和詳細著錄的一組數據,是位于文末、書末或書中各章節后的對論著中所引用信息的來源等各要素的準確標注,以便于讀者檢索、查找和核對。關于參考文獻,從筆者多年的編輯經歷來看,來稿中未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規定的規則著錄,著錄項目、著錄要素不全,著錄格式、著錄順序混亂,標志符號使用錯誤,以及著錄內容差錯較多等問題嚴重存在,在來稿中約占95%的比例??梢?,參考文獻標注不規范是學術論文撰寫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因此,有必要在這里詳細探討一下參考文獻的著錄問題。?
(1)參考文獻的種類?參考文獻的信息資源包括圖書、期刊、報紙等正式出版物和法規性文件、非涉密的內部資料等。按照論文撰寫中使用參考文獻的目的劃分,參考文獻主要分為引文型參考文獻和閱讀型參考文獻兩大類。其中,引文型參考文獻又分為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這兩種參考文獻都必須在正文中(標序號)和文后標注清楚;而閱讀型參考文獻則不必標注。?
(2)著錄參考文獻應依據的國家標準?著錄參考文獻所依據的國家標準是《文后參考文[6]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這是一個專門供著者和編者使用的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已被學術期刊普遍采用。因此,無論是學術論文、還是科技論著的著者和編者,都應在著錄參考文獻時遵照執行。需要說明的是,此標準目前還是推薦標準,現正在修訂中,明后年有可能將出臺修訂后可能更名為《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與信息資源引文指南》的新標準。新標準參照了國際標準ISO690:2010(E)《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與信息資源引文指南》的有關規定,出臺后將作為我國書刊、學術論文等參考文獻著錄的新國標。?
(3)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文后參考文獻(又稱參考文獻表)是文中所引用的、可具體查考的、表明文獻來源各要素的標注集合。因此,凡是在論文撰寫中直接或間接引用的觀點、學說、文字、公式、圖表等,均應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將文獻來源信息齊全準確地標注清楚。其著錄格式是在正文末另起一段,以“參考文獻:”字樣標示,其下將正文中已標注序號的全部引用型參考文獻順序標列清楚。參考文獻各要素的標注應嚴格遵照國標的有關規定,不可按自己原有的習慣隨意標注。否則,計算機檢索時無法切分識別,其將被視為無效參考文獻,正文中相應的引用文字也將被視為抄襲。?
(4)參考文獻載體類型的標志符號?《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是GB/T7714-1987的修訂版,新國標共給出了15個文獻載體類型的標志符號,分別是:普通圖書—M、期刊—J、報紙—N、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會議錄—C、匯編—G、數據庫—DB、計算機程序—CP、電子公告—EB、檔案—A、輿圖—CM、其他—Z。此外,還給出了4個電子文獻載體的標志符號:磁帶—MT、磁盤—DK、光盤—CD、聯機網絡—OL。
?
?2. 課題名稱及編號的標注?凡是經過有關部門批準立項的科研課題,其課題論文均應在論文首頁或文末注明“課題名稱”和“項目編號”。其標注方式有多種,可在論文首頁正文下面以星號等符號標示,也可以“基金項目:”或“[基金項目]”標示,亦可在文末以“注:”標示,但無論采用哪種方式標注,課題名稱及編號應標注齊全,且同一期刊中應做到標注格式統一。如:注: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文檔名詞發展演變史》的課題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4BTQ071。?
?
3. 作者簡介的標注?作者簡介是指將論文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等信息依次列出的一組文字。凡是向期刊投稿的學術論文,一定要有作者簡介,這是為了學術論文刊發時編排的需要,在相關的學術期刊編排格式中有明確要求。作者簡介一般位于篇首頁地腳,置于“基金項目”(或收稿日期)之下,也可列于文后參考文獻表之下。作者簡介應以“作者簡介:”或“[作者簡介]”等標示,多位作者的簡介之間應以分號“;”隔開,相繼列出。?看完今天的文章是不是清楚許多了呢??傊畬懞谜撐倪€是需要勤動筆,此外還要多積累專業知識以及閱讀專業文獻,勤能補拙,熟能生巧,下功夫才是最關鍵的一點!趕快寫起來吧!最后,祝愿大家的寫作都順順利利.
- 還沒有人評論,歡迎說說您的想法!